錢崗村,位于從化區太平鎮東部,距離鎮政府約7.5千米。始建于宋末元初,因錢氏祖先自南雄珠璣巷遷至此地,故名錢崗村。該村三面環山,流溪河支流沙溪河在村南自東向西流過。距村東約4千米處有沙溪水庫,附近有沙溪古道經過。
錢崗村村貌(羅素文攝)
主要姓氏有陸、沈、葉等。2015年末,該村戶籍人口4780人。其中,男性2440人,女性2340人。實際在村人口約4000人。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16人。村民為漢族,屬廣府民系,使用粵方言從化太平沙溪話。
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,主要種植水稻、荔枝、龍眼。特色農產品有錢崗糯米糍荔枝,為從化首個獲“國家地理保護標志”的農產品。特色傳統食品有糯米粉制成的九連糍,為清明和冬至時制作的傳統食品。
錢崗村東向人民食堂舊址(羅素文攝)
古村內巷子多且深,迂回曲折,房舍、祠堂、棚廳、水池等錯落有致,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典型廣府村落?,F存傳統民居900多座,宗祠4座,門樓4座,書院9間,更樓4座。東、南、西、北分別建有啟延門、震明門、鎮華門、迎龍門。門樓之間用青磚圍墻連接起來,形成一個古城堡式村落。沿圍墻外原有“護村河”,后來分隔成幾個魚塘。穿過門樓,便進入古村。每條街巷都是用山崖石、田園石、沙溪河石等不規則石頭有序砌成,呈梅花狀,簡樸美觀。村西南角小路上,橫臥一塊巨石,村民稱之為“村膽石”。接近門樓出口處,有一塊可以上下活動的“攔豬石”(又稱“石豬箝”)。全村有名的小巷12條,狀如蓮藕,多數是丁字巷,縱橫交錯。外地人進村如進了迷宮,入時容易出時難。2000年12月,錢崗古村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內控歷史文化保護區。
錢崗村最具特色的是廣裕祠。該祠始建于明永樂四年(1406年),重修于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占地面積992平方米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并獲2003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項目獎第一名。廣裕祠依地勢而建,坐北朝南,面闊三間13.94米,進深三間至照壁總長61.825米,總建筑面積861平方米。從南至北依次由低到高排列有照壁、河礫石鋪明堂八字翼墻、第一進門堂、天井及東西廊、第二進中堂、天井及東西廊、第三進祖堂,皆為磚、木、石混合結構,懸山頂。該祠至今保留有7個時代的歷史遺跡:第一進脊檁下刻陽文“時大清嘉慶十二年歲次丁卯季冬谷旦重建”。第二進脊檁下刻陽文“時大明嘉靖三十二年歲次癸丑仲冬吉旦重建”。第二進后墻東側內嵌有《重建廣裕祠碑記》,為硯石質碑文陰刻,記述重修祠堂的原委及捐款者名錄,落款時間為“大明崇禎十二年歲次己卯季夏吉旦重修”。后兩金柱間有六門屏風,上掛明萬歷六年從化知縣桂林侯邦治贈送的牌匾,書“廣裕名宗”。脊檁下刻陽文“時大清康熙六年歲次丁未季夏庚子吉旦眾孫捐金重建”。祖堂后兩柱間額枋下刻有陰文“民國四年歲次乙卯吉日柱重為修后座更房之志”。祠內第二、三進中廳東側山墻和第三進后堂西側山墻內保留有“文化大革命”時期的標語。祠前明堂兩側立有2002年所刻的《重修廣裕祠碑記》。
錢崗村廣裕祠梁架(羅素文攝)
錢崗村西更樓木質封檐板(局部) (羅素文攝)
靈秀坊,位于錢崗古村東面啟延門前,是一座青磚結構、四柱三門樓建筑,面寬5.5米,磚柱寬0.6米,整體高6米多。歇山屋頂鋪素瓦,頂層四角挑起燕尾,寶珠頂,墻頭灰塑三重紅底白色蓮花托。柱腳抱鼓石高2.5米,外表塑粉紅色石灰。明間拱門寬1.4米,高3米。兩次間有拱,不設門,寬0.95米,高2.5米。
錢崗村靈秀坊(羅素文攝)
村中有文閣圩古街區,始建于1913年。該圩當時頗具規模,配套完善,衛生醫藥齊全。錢崗村西更樓有一塊木質封檐板,長860厘米,寬28厘米,厚3.5厘米,由三段組成,反映清中后期廣州珠江沿岸十余千米的景象,被稱為“廣州江城圖”。該圖描繪了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,翔實生動,層次豐富,具有重要歷史價值。此封檐板現存于廣州博物館。
錢崗洪圣高廟遠近聞名,始建于明初,原稱“靈孚廟”,明清兩代曾5次重建。日軍侵華時,錢崗高廟淪為日偽軍聯防大隊駐扎地。1947年,村民在廟址開辦沙溪第一中心小學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,錢崗高廟被拆毀。1995年,沙溪洞的錢崗村、顏村、影田村村民自發募捐資金,在原址重建高廟。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洪圣大王誕辰日,各村成立炮會。影田、顏村等地組織村民備辦祭品,敲鑼打鼓,唱八音,舞獅子,并前往高廟參拜,祈求來年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晚上各村大擺筵席,入夜時在高廟燃放煙花。
錢崗村錢崗洪圣高廟 (羅素文攝)
村中有八音演唱班新聲樂演奏,形成于清代,即八個人組成八音班,每人都能吹拉彈唱,把一部粵劇全部演繹出來。村民婚嫁喜慶搭棚唱八音,喪事送殯只用六音。每年春節后一個月,各村醒獅隊到友好村莊舞獅子、耍武術,以此互相慶賀。
抗日戰爭時期,村民陸日新從中山大學畢業后回從化參加革命,和陸佐權等人組織村民抵抗日軍。太平游擊隊以錢崗為中心開展抗日活動,原錢崗小學后改稱“錢崗八一小學”。1952年至1956年,錢崗為廣州地區衛生村,世界衛生組織曾派人到該村參觀考察。
?。◤幕瘏^地方志辦公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