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頻提供:佛岡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
觀音山臥佛,集天地之靈氣,聚八方之人杰,故取其義為佛岡。佛岡位于廣東中部,古有“扼塞廣韶,橐鑰三州”之雄險,今有國道106線、京港澳和汕湛高速貫穿其中,為粵北往來廣州及珠三角的通衢。
佛岡縣城夜景(宋堯 攝) 京港澳與汕湛高速佛岡升平互通樞紐(朱家佑 攝) 清嘉慶十八年(1813),建立佛岡直隸軍民廳(簡稱“佛岡廳”),成為國家行政區劃的地方建置;1914年6月3日,撤廳改縣,稱佛岡縣;1949年10月12日,佛岡縣全境解放。 佛岡與廣州從化、韶關新豐、清遠英德和清城毗鄰。全縣下轄高崗、逕頭、水頭、石角、湯塘、龍山6個鎮,90個村(居),總面積1295.17平方千米,2020年末有戶籍人口35.95萬人。 佛岡既是珠三角平原區與粵北山區的交接處,也是廣府和客家的交融地區,其地理位置和民俗文化均具獨特性。佛岡亦是一個溫泉之城,全縣有9處溫泉,其中,以湯塘溫泉最為著名,溫泉旅游成為佛岡旅游最重要、最獨特的名片。在這里,溫泉文化與健康養生的完美結合,顯現了“千年古溫泉”的靈氣與秀美,讓人忘記都市的塵囂與煩惱,回歸怡靜、自然與和諧。 佛岡之最 最高山峰觀音山主峰亞婆髻,海拔高度1218.8米。最大河流潖江,縣境內長69.3千米,流域面積 903.5 平方千米。最早行政機構佛岡直隸軍民廳,成立于清嘉慶十八年(1813)。最早基層支部中共佛岡一區天西鄉支部于1938年11月建立。最早成立的中共佛岡縣委于1939年9月,縣委書記鄒華衍。最有價值文物為國家一級文物西周古鐃。最早接待外國元首是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,于1975年7月8日參觀湯塘洛洞。最早高速公路于2002年11月29日京港澳高速公路佛岡境內竣工通車。世界最大水豆腐于2011年2月15日在高崗豆腐狂歡節誕生,長3.49米,寬3.45米,高0.38米,重6噸,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布的世界紀錄。 高崗最大水豆腐創世界紀錄(宋抗一 攝) 佛岡名片 2020年,佛岡縣入榜粵東西北經濟實力強縣,成功創建“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”,列入“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”“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生態合作試驗區”“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”“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”。 放牛洞水庫 (佛岡縣史志辦公室 供圖) 黃花湖景色(黃潤洲 攝) 通天蠟燭山景色(黃超賢 攝) 森波拉旅游度假村沖浪區(陳桂林 攝) 全境佛岡 篁勝旅游度假村夜景(佛岡縣旅游局 供圖) 佛岡作為廣東省中部的山區縣,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,近年來旅游業不斷發展,逐步成為縣域的優勢產業,并獲得國家級、省級的多項榮譽稱號。2019年,佛岡自然風景區及旅游景區(點)發展到16個;2020年,佛岡縣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。其中,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有聚龍灣溫泉度假村、森波拉原始森林度假村和熹樂谷旅游度假村;自然風景區有省級自然保護區觀音山、羊角山林場等。而秀美的田園風光也總令人心曠神怡,如癡如醉。如石角小潭的田野綠世界、逕頭青竹、石角象龍金黃色的梯田水稻,湯塘陂角、逕頭官塅圍的荷塘,龍山下岳的葡萄園等,一個個特色產業基地,一片豐收的景象,一張張農民笑臉,串聯起美麗鄉村的和諧畫卷。 田野綠世界景色(黃超賢 攝) 石角鎮下圍田園景色(佛岡縣石角鎮 供圖) 森波拉森林公園景色(黃超賢 攝) 文化佛岡 佛岡地域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,歷史悠久,積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,留有大量的歷史文物古跡,涌現出歷代仁人志士,流傳著眾多史話和傳說。有國家一級文物西周青銅鐃,國家二級文物北方青銅劍,國家三級文物南方青銅劍。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水頭東坑黃氏宗祠、龍山上岳村古建筑群。龍山鎮上岳古村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,湯塘鎮湯塘村、高崗鎮新聯村(社崗下)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?!斗饘鶑d志》《佛岡縣志》等典籍成為地方史學、地方志的寶鑒。佛岡民間故事有《馬口寨瓊花姐》《廖矮斗法》等;民間傳說有《大廟峽的傳說》《摩羅山的傳說》《仙人床》《湯塘溫泉傳說》等。 佛岡出土文物(佛岡縣博物館 供圖) 國家一級文物西周青銅鐃(佛岡縣博物館 供圖) 紅色佛岡 在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里,佛岡涌現了很多可歌可頌的革命人物和故事。為探索救國真理,朱祺遠赴法國勤工儉學,與周恩來、鄧小平等一起創辦進步期刊《赤光》;涌現出杰出的農民運動骨干宋華、劉精農、梁文等人;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大潮,范桂霞在香港掩護照顧周恩來養??;100多人參加廣州起義,其中宋華率領敢死隊配合教導團攻下廣州市公安局;周奮、周耀明、黃剛、黃強等青年學生奔赴延安投身革命;東江縱隊、粵贛湘邊縱隊等都曾在這片紅色熱土揮灑過熱血。 石角鎮存久洞革命老區(朱家佑 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