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莞人賽龍舟長達一個月,故稱“龍舟月”。
我們的節日?東莞龍舟月 從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一開始,東莞市水鄉片及東江沿岸地區,根據當地潮汐大小,定出各自龍舟景觀的日子。設標的稱競渡,即比賽;不設標的叫趁景。有民謠傳唱:初一萬江;初二西塘尾、道滘(1981年始)、斗朗、蕉利;初三盧村、大汾;初四牛涌尾、槎滘、滘聯;初五新和、望牛墩、橫坑;初六江南、潢涌、保安圍、九曲、曲海(五鄉)、大魚沙;初七湛翠、洪梅;初八小河、瀝江圍、馬瀝、北丫;初九漳澎;初十溫塘過端午節;十二新塘(屬增城,東莞龍舟亦參加);十三中堂;十四新村;十六麻涌。 2020年5月30日,萬江街道滘聯社區正丫村請龍頭儀式 2019年5月12日,萬江街道滘聯社區正丫村起龍儀式舉行,30多歲老龍舟被“喚醒” (鄭志波 攝) 龍舟月是東莞影響面廣、參加人數最多的文化體育及民俗活動。2009年,龍舟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2011年,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項目名稱“賽龍舟”。 賽龍舟 民國《東莞縣志》記載:“五月朔(初一),飲菖蒲雄黃酒,以辟不祥。食角黍,為龍舟競渡。至五日,會者益眾。以節物薦于家祠?!薄白运分镣?競渡最盛,龍舟長至十余丈。中為錦亭,畫船云集,首尾相銜,乘潮下上。日暮管弦未歇,鼓鎮內為巨觀?!?/span> 明朝時期的大頭龍造型 龍舟月持續時間長。每年龍舟月活動,整個水鄉民眾齊參與,各龍舟隊爭相競賽,比賽激烈,場面宏大,精彩刺激。 2019年11月24日,“穗莞杯”2019年東莞水鄉國際龍舟嘉年華 (東莞水鄉管委會供圖) 設標需提前公布競賽時間和獎品消息,設標者派人到各村(主要是世交友好村莊),貼紅紙告示,言明某地某月某日舉行競賽。趁景,則不言明設標,即按舊例所定日子舉行龍舟活動。當日,各世交、友好村莊龍舟齊來相聚。設景的村門樓披紅掛綠,舞龍舞獅,沿江兩岸彩旗飄揚,家家戶戶迎接客人?!俺镁啊钡凝堉蹍R集,來往穿梭,自由劃行,互相致意,鳴炮相賀。 2013年6月8日,萬江龍舟賽舉辦(《東莞年鑒》2014年卷) 龍舟月民俗活動內容比較豐富且饒有趣味,大多寓意祈福、吉祥。如新船下水有“采青”,龍舟出賽先“旺船”,對參景、參賽和到訪的龍舟,東道主必先“犒船”,受犒龍舟必“朝(回)頭”回禮,村“景”東道主慷慨好客招呼“龍舟飯”,龍舟排號不沾“九”,饋贈“金豬”禮義雙全的風俗民俗等等。 新龍舟下水